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校友园地  学生工作  创新创业  院务公开  下载专区 
最新公告: · 《建筑.城规》第八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09/27      · 《建筑.城规》第七期:城市规划与地理学科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经验介绍    05/25      · 《建筑.城规》第六期: 城市规划学科专题    03/17      · 《建筑.城规》第五期:学生教育管理专刊    12/23      · 《建筑·城规》第四期:金秋系列活动专题    10/17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院刊《建筑城规》>>正文
《建筑.城规》第七期:城市规划与地理学科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经验介绍
2017-05-25 18:40   审核人:刘建新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建筑·城规  

2017年第2

(总第07期)

www.b82.com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7524

?  清华大学建筑系办学思想、教学特色与教学管理

?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概况

?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

?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主要实践环节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城市规划产学研、国际化专业培养模式

?  华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学科目标定位与优势特色

?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  科学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元思考


【编者语】为加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设与发展,拓展办学视野,厘清办学思路,本期院刊结合学校2017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收集梳理思路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系、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学科、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学科、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办学经验,以作大家参考借鉴。

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于1946年10月;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成立景观学系。目前,建筑学院设有4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截至2016年9月,建筑学院学生总数为1140人,其中本科生673人、研究生312人、博士生290人,其中国际学生84人;在职教职工总数为124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57人,在海外取得最高学位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15%;另有兼职教授1人,双聘教授3人,客座教授2人,专职研究人员64人,博士后44人。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在2015、2016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名列第八,在国际评估中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高水平”(High Standing in the World)。

※ 办学思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坚持“专业帅才”的培养定位,确定了“一个基础、二点关注、三项结合”的办学思想。一个基础: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1946年,梁思成先生创办清华建筑系,提出“体形环境论”作为清华建筑教育的指导思想。1980年代以来,吴良镛先生继承和发扬了梁思成先生的“体形环境论”思想,提出了符合新时代要求并具有前瞻性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21世纪,清华建筑教育逐步确立了“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两点关注:关注国家建设需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既了解学科前沿、具备国际竞争力,又了解中国国情、符合国家建设需求的专业帅才。这是清华建筑教育的特色,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学院在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关注中国城乡建设的重大课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关注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探索新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三项结合: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清华建筑教育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强调以教学为核心,将科研与实践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全面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建筑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拓展,在延续学院传统的同时,大力提倡学生参与课外科研和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围绕科研和实践开展教学。

※ 教学特色。跨学科的理论研讨课针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理论知识水平和科学人文素养提升的需要,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设置了一系列跨学科的综合性理论系列课程,其中以吴良镛先生主持的“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秦佑国先生主持的“建筑、科学与艺术”课程最具代表性。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主持,校内外著名学者联合讲授。该课程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加速阶段如何打破城乡建设各学科的分割,以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为出发点,从社会经济文化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对人居环境进行综合研究,推进城乡人工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建筑、科学与艺术:由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前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教授主持,由主持人和各领域著名学者共同讲授;内容涵盖科学、哲学、艺术、美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与考古、宗教学等诸多领域,鼓励学生从科学、艺术与建筑多角度综合思考问题,以培养其广博的学术视野和坚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讲席教授组2003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聘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景观系前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Laurie Olin教授,担任建筑学院景观系第一任系主任,并以其为核心组成讲席教授组,制定了世界领先的景观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在为期三年的聘期中,景观学专业共聘请9名世界顶级教授和景观学领域专家作为讲席教授组成员,先后16人次来院进行教学,其中包括:Laurie Olin、Frederick Steiner、Peter Jacobs、Richard T.T. Forman、Bart R. Johnson、Ronald Henderson。讲席教授组开创了国际化教学模式,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专业在成立之初就处于专业教育的高起点。建筑学硕士英文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2008年秋季学期开设“建筑学硕士英文班”。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面向全球招生的全英文建筑学硕士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建筑学硕士英文班。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期招生,共招收学员30人。针对国际学生的特点,建筑学硕士英文班设置了符合国际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突出对中国建筑发展和中国建筑行业特色的教学,围绕设计专题开设了“中国建筑考察”、“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执业建筑师制度”等课程;设计专题紧扣中国问题,选择中国地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学生实践基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国内外建立了多种类型学生实践基地,包括联合培养和配合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以及定位社会服务的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环节实现人才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强调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为未来健康积极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了基础。

※ 教学管理。建筑学专业教学管理采用院长负责制,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院长助理具体负责,教学办公室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教学管理机构包括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建筑学院分委员会、建筑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建筑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建筑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负责培养方案的审定、课程开设、毕业答辩组织、毕业资格审查等教学管理工作。建筑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全院教学工作,负责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审定、兼职教师资格审查、交换生与联合培养学生的选拔与管理等工作。建筑学院教学督导组负责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教风师德的督查。建筑学院通过课程负责人、学生评教、教学督查、教师考评、班主任和辅导员、新生专业引导等一系列制度来加强教学管理。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制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课程教学由各系所教学负责人、系列课程负责人、课程主讲人分级负责。学生评教制度:由清华大学教学与研究中心主持,通过学生评教体系,由学生对所选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和评分,由学校反馈学院各门课程的评价结果以及全校教师的排名情况。教学督查制度:由学院领导、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采用听课和学生访谈等方式,全面进行教学过程的督导。教师考评制度:结合清华大学教师年终考核,由院务委员会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逐一考评,对年度教学工作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未尽职责的教师按照学校人事管理规定实行转岗或淘汰。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各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学生工作组,在学院党委领导下,配合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引导学生保持良好学风和建立社会责任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新生专业引导制度:清华大学实施新生引导项目,旨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在人生规划、专业教育等多方面提供指导,新生专业引导工作由学院各级领导和各学科负责人承担。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城市规划系前身为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当时名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5年制)。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正式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并重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的知识素养、掌握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能力、具有复合型特征的城市规划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师资队伍在职教师47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14名,讲师15名,按学科方向形成人居环境理论、城市与区域发 展研究、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生态城市环境等学科团队。课程体系基础课程:美术、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测量学、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概论、城市概论、工程经济学。学科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史、建筑力学、城市规划导论、城市建设史、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开发导论。专业特色课程: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设计概论、城市政策分析、城市规划思想史、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城市绿地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系1988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1998年获批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点。2000年首次参加并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专业教育评估,并再于2004、2010、201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评估。2011 年“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 同年获评天津市重点一级学科。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已建立起“探索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聚焦地区发展、构建国际平台”的学科总体发展目标和“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结、社会责任和创新意识的新世纪城乡规划行业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 人员构成方面: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系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不含交叉聘岗类教师),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专职科研人员2名。教学研究人员均具有国内或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背景,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构成多样化。多位教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及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及评估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委员会领导职务,3人获天津市规划设计大师称号,多名教师兼任《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等20余种核心期刊编委,参与创办(UED)《城市·环境·设计》、《城市空间设计》等杂志。

城乡规划学科现有包括1名中科院院士、1名国务院参事、2名外籍教师、若干跨学科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在内的专任师资52人。外聘包括陈同滨、陈为邦、仇保兴、路红、师武军、黄晶涛、黄文亮等在内的兼职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16名;外聘包括卡迪夫大学安德鲁扶林(英)、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日)、洛杉矶高级规划师黄铁屿(美)等在内的客座教授6名。同时,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外聘国内一流设计机构专业学位硕士企业导师25名。

※ 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天津大学城市规划学科依托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中心、城市空间与城市设计研究所、城乡历史保护与发展研究所等四个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天津市旧城区改造生态化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中国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等三个省部级科研中心(四所三中心),支撑区域与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规划设计等6个二级学科方向,并形成城市安全与防灾、低碳智慧型生态城市、城乡历史与遗产保护更新三大特色研究领域。近五年本学科累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7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以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产学研平台,承担各类城市规划及工程设计项目数百项,规划及建筑设计成果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金奖等国家级设计奖18项、省部级2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300篇。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参与10余项重要的国家和地方规范、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骨干教师作为天津市规划局、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专家、天津规划协会成员,承担了规划研究、顾问咨询、成果评审工作,发挥重要的智库作用。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与城市规划专业技能,了解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能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研究与教学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在城市规划领域中,能够独立或合作进行规划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面与知识结构,能够与不同专业人员合作进行有关城市发展的咨询、评估、策划与决策研究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课程有通识教育基础课类、大类学科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建筑设计基础、视觉设计基础、建筑学概论、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概论、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乡规划史、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设计等),主要实践环节(素描实习、色彩实习、CAAD理论与实践、认识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认知实习、工程实践(规划院)、毕业设计、快速设计强化训练)。开设了双语教学的课程(城乡规划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设计导论、绿色建筑理论与设计)、全英文教学的课程(大学生课外研学)、研究型课程(城市规划初步、城市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居住环境、城市中心(区)发展与规划、历史性城市保护与规划)。该专业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90学分,即可毕业。外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学分绩点大于2.0者可获得相应学士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国际化和开放式教学方式:以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创建开放式办学,加强与国际城乡规划教育接轨。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4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成立“哈工大-谢菲尔德海外学术合作基地”和“哈工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可持续都市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引进多名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同时聘请国外教授作为兼职教授,把握学术发展方向;设置 “开放式研究型规划设计”、“国际联合设计”专门课程和“竞赛专题”等,开展联合学位培养、学生交换、共建课程、教师培训、联合科研等多方面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和专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联合设计的专业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哈工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两个平台,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的联合设计,不仅使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能直接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城市的更新改造服务,具有现实应用价值;而且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以建筑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学科群为依托,以城乡规划学为核心,结合经管、人文学科,加强与市政工程学、管理学、交通学等相关学科的合作教学和研究,整合多学科资源,发挥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优势,建设了寒地建筑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http://cichsnc.hit.edu.cn/),形成了一级学科群的共建平台,支撑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  

华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始于1932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设置的都市计划课程,1958年首次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6年和2003年分获得硕士点和博士点授予权,2005年城市规划专业获批广东省名牌专业,2011年调整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获批第七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历史上本学科都是首批获得学位授予权和通过专业评估的单位,也是南方地区唯一以本科和硕士6年有效通过专业评估。定位与目标:夯实基础,立足华南,面向国际;传承岭南文化开放包容传统,拓展创新研究实践领域,努力建成学科方向完备,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一级学科。优势与特色:以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在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物理环境、城市微气候与城乡物质环境规划设计、城市防灾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形成具有鲜明地域优势、亚热带研究积累与岭南文化特色的规划学科。较早实现了从工程技术向综合学科的转型,形成以规划设计为核心的学科整合发展的优势。设置了6个学科方向: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规划、住房与社区规划、城乡规划管理。拓展了区域发展研究、城市遗产保护、城乡规划法规与管理等公共政策的研究领域;加强了城乡规划设计、住房与综合社区规划、城乡生态环境等研究领域;基于空间设计的城乡规划学科在多学科的介入下更强化了物质性空间规划设计特色。主编的《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是我国目前与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相关的唯一行业标准,也是国际上唯一专门评价城市热环境的行业立法。在教育资源优势与国际化特色方面,着力培养一批专业领导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行业领袖,通过国际交换学生、联合工作坊、高级访学、本硕联合培养等方式与欧美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教育合作,还面向亚非国家培养留学生,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内最具国际化的院校之一。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土地管理研究,能在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与规划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按照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为主线,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为支撑,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西南大学将全校所有课程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自主创新学习六大类型。同时,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开设了微课程,如“开学第一课”、“新生研讨课”、“研究性课程”等。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的本土情怀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建立在地理学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辅助手段,侧重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地理信息问题的能力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能在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环境开发、保护与规划,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由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主要是教授)组成,负责对学院教学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审定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对选留(引进)教师进行考核,严把质量第一道关。在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院各研究所与本科专业形成对应关系,以研究所为单位形成相应课程教研组,所长对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宏观把控。本科专业教学负责人:由各研究所副所长担任,协助研究所所长具体负责组织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与制定,课程任课教师安排,教学进度监控,调停课审批,组织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被列为该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按照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要求,结合专业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推进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加强学院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了《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条例》、《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学院选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指导能力及协调能力的教师作为青年教师导师。学院结合青年教师网络课程培训,组织诊断性、指导性听课,帮助青年教师过教学关,要求近三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观摩学习听课不少于10学时。实践教学方面,构建了“专业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科技创新训练”三层次、一体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训练,以专业基础技能为主,培训学生掌握专业基础技能及专业基本实践技能;专业技能以专业实验为主,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科技研究创新以大学生SRTP项目及毕业论文研究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从事科研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与素质。各专业扩建、改建和新建了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土壤物理室、土壤农化分析室、微生物室、气象室均为开放实验室,设备利用率高。学院严禁文献综述性文章作为毕业论文,均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一人一题,多数学生的论文成果成为老师科研项目成果的一部分。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难度适宜,95%以上题目都能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立了“3+1”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教学模式。2012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与中地数码科技集团公司合作协议,采用甘肃农业大学和中地数码集团联合培养的模式;建立了以“MapGIS精英班”为核心,辅以“本科生导师制”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从2012级开始“MapGIS”精英班教学方式。

科学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元思考

1.导言

经过几代规划人的不懈努力,城乡规划学科终于上升为一级学科,这对于所有中国规划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鼓励,但同时也赋予了培育一个新兴学科的巨大压力。现代城市规划学科自19世纪末在欧美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起起落落的百年发展史一方面展示了城市规划理论思潮与社会实践的互动演化,同时更为清楚地揭示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多元性和本土根植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制度所形成的城市规划体系是不同的,可以借鉴但无法模仿。1978年以来的30余年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中国规划人在学习苏联、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培育着中国的城市规划学科,在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多重转型不同步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总结,筚路蓝缕,挑战不断,成就显著(杨保军,2010)。基于30余年的摸索、实践和总结,一个包含并超越城市规划的城乡规划学科诞生了,然而它并不成熟,激烈的讨论不可避免。事实上,大多数新兴学科在诞生或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总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因此在城乡规划学科诞生之初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思考和争论应当是必要的、有益的(赵民,赵蔚,2009)。

进入21世纪的十余年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乡规划的社会价值与地位不断上升,关于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讨论从未中断。十余年来的讨论分别在2005年和2010年前后形成两次高潮。如果将2005年前后所进行的讨论视为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一次全面系统的争论(谭少华,倪绍祥,2002;段进,2005;邹兵,2005;吴志强,于泓,2005;段进,李志明,2005;王世福,2005;谭少华,赵万民,2006;吴志强,2008),并为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出现做铺垫的话,那么2010年前后所进行的讨论则是《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对城乡规划一级学科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思考(赵民,赵蔚,2009;陈前虎,2009;黄鹭新等,2010;赵万民,赵民,毛其智等,2010;杨保军,2010;魏广君,董伟,2011;冯维波等,2011)。总结两个阶段的成果,讨论的重点集中于学科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城乡规划学科的本体或曰核心研究对象,城乡规划的学科(知识)体系,价值观与方法论,尤其在“本体”认识方面形成了激烈的争论(赵民,赵蔚,2009),为进一步深入思考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中国的城乡规划学科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城市规划,它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实践解决,“科学化”和“中国化”应当是学科成熟与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一方面,中国的城乡规划学科需要完成“科学化”进程,界定研究对象、完善理论体系、确立价值观与方法论,树立学科的权威性。同时需要完成“中国化”进程,即紧密结合中国的实践,发觉、更新、提升历史当中有益的元素,吸取传统养分、总结历史经验(杨保军,2010),形成根植本土的开放的学科体系。基于“科学化”和“中国化”的线索,本文试图从现代科学发展与转型的元视角出发,梳理学科发展的既有认知,整理学科建设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思考。

2.科学转型与学科建设

就像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多次认识转型一样,随着新理论与新发现的不断产生,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在进行着认识转型,使得现代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发生重大转变。新的科学型倡导:有机整体的、复杂的、进化的本体论;有限理性的认识论;多元互补的方法论(刘小强,2011)。在本体论上,复杂性思维革命性的转变了传统经典的科学思维,它将系统与非线性、自组织问题联系起来,使思维方式开始从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从还原思维转向整体思维、从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从静态思维转向过程思维,进而使得系统科学的图景更加精细、深刻、真实。在认识论上,与理性主义认识相对应,有限理性认识论指出,理性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的;知识不完全是理性的,知识的社会属性承认知识的价值相关性,也就否认了知识所谓的纯“客观性”,因此完全、绝对的理性是不存在的。在方法论上,复杂进化的本体论和有限理性的认识论必然导致一元主义的方法论向多元互补的方法论转变,承认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经验理性与思辨理性等其他理性形式的互补。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科学的转型必然导致、体现为学科发展建设的转型。现代科学型所秉持的机械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思想形塑了传统的学科框架,也即学科必须拥有客观、独特的研究对象,唯一、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线形、单向度的知识体系,三个方面是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是学科理论严密、学科知识纯洁、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和判断标准(刘小强,2011)。传统的学科框架在人类认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获得精细的知识提供了高效率的工具,但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知识分割和封闭。传统学科框架所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其实也正是科学转型的原因之一。新的科学型要求新的学科框架建设:相对的、系统的研究对象;球形、多向度的知识体系;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刘小强,2011)。在研究对象上,强调从客观、独特走向相对、系统,对象的区分是相对的,是处于内外联系的开放系统之中的,要想根据研究的对象为学科找到明确的分界线已经越来越困难。在知识体系上,强调理论的发展不是直线的、单向度的,而是多角度全方位展开的,不是片段的而是融为一体的,不是平面的而是围绕一个核心呈立体状展开的,因此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在研究方法上,学科研究对象的相对性、系统性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多元、开放和包容决定了学科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尤其在关于社会和人的研究中,多元方法、多种范式同时并存的情况十分普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方法论共存互补,成为社会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城乡规划学科作为新兴的一级学科,它的建设需要借鉴传统经典学科建设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关注科学发展对于学科建设的转型要求,按照新的学科框架重构城乡规划学的学科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事实上,目前关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种种争论和质疑,如认为城市规划学科存在核心理论空心化、理论创新惰性化以及理论研究阵地孤立化的问题(吴志强,于泓,2005),认为城市规划应当也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规划的核心领域就是“空间性”,如果没有这一独特的研究对象就失去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基础,就会被其他学科所瓦解而失去主体性或被边缘化(段进,李志明,2005),或者认为城市规划不必苛求自己构建完全独立的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邹兵,2005)等等,这些争论的根源其实就在于依然用传统经典科学的思维和学科建设思路来衡量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因此,今天站在科学发展和转型的视角下系统的思考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3.城乡规划的研究对象:“人-空间”关系系统

研究对象是学科成立的根本条件之一,从机械主义走向有机整体、复杂、进化的科学本体论的转型,要求新的学科建设摒弃分割的、独特的界定标准,从传统的“现象对象”转向相对的、系统的研究对象。学科对象的区分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彻底干净的分割,学科的分化不是因为世界本身可以分化,更主要是因为人的能力局限与劳动分工之必要(刘小强,2011)。作为一种关系存在的“系统对象”,不是与外界孤立的实体和内在还原的基本单位,而是一个处在内外关系网络中的系统,能够更加精细、深刻、真实地反映世界本来面目的系统。根据统计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城镇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人类聚居形式,如果根据“现象对象”的标准,将中国城乡规划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城市、乡村或城乡建成环境(赵万民,赵民,毛其智等,2010),则都存在简化和割裂“城乡”与“规划”的嫌疑。

城乡规划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空间”关系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人与空间不可分割,“人-空间”关系不仅包含人与空间的关系,同时包含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张庭伟,2011)。需要强调的是,“人-空间”关系系统中的“人”是作为集体存在的“人”(即公共),而“空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即人类聚落。“人”和“空间”的界定是区分城乡规划学科与建筑学科(作为个体的“人”与空间)、风景园林学科(人与环境而非聚落)的相对界线,同时也是区分城乡规划学科与天文学意义上的“空间学”(极少数人或非人的空间)的相对界线。基于上述界定可以看到,“人-空间”关系系统从构成上是人居环境系统(吴良镛,2001)的子系统,涉及人居环境所包含的五大层次中的三个层次:社区、城镇、区域。同时“人-空间”关系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吴传钧,1991;陆大道,2002)的延伸,不仅关注人与地理现象的关系和规律,同时关注人地关系的安排和协调。“人-空间”关系系统具体而言就是人类生活的空间需求、空间需求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的协调处理(何兴华,2007),一个围绕“人-空间”关系的多尺度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空间”关系系统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虽然空间、空间性或空间规划一直是城乡规划研究者所坚持的核心(段进,李志明,2005;段进,2005;王世福,2005),但对于空间的社会属性认识也已形成基本的共识。典型如认为城乡规划的研究必然地要成为社会机制研究的一个方面,城乡规划中的任何思想、方法和技术的运用,都有必要放在社会整体的运作过程中进行检验,只有这样城乡规划的发展才是完整的(孙施文,1999),社会一空间过程是规划师独特的知识领域(段进,李志明,2005),城乡规划是用以创造和维护美好人居环境的社会行为和干预方法(段进,2005),甚至有学者认为城乡规划首先应该是门社会科学(陈前虎,2009)。事实上,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人-空间”关系系统也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同时由于城乡规划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城乡规划的研究对象也包含了社会这个整体,社会存在于城乡规划之中,正如卡斯特(2003)所谓的“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

“人-空间”关系系统具有尺度性。尺度是与空间紧密联系的概念,不仅是城乡规划学科几乎所有与空间相关的科学都会涉及尺度问题。空间结构存在尺度效应,不同尺度观测、研究的结果往往是不一致的。在一个空间等级体系中,低层级空间结构单元在高层级空间内会被“抽象”掉,其类型相似的众多单元会逐步合并为高层级空间中的一个功能单元。这种抽象使得在一种尺度上的研究方法,以及通过某一研究方法进行空间分析所得到的结论都不可不经研究地推到另一种尺度上去。尺度效应使得从属于某一尺度的系统过程和性质受制于该尺度,因此在进行“人-空间”关系系统研究时不能没有尺度观念,必须准确地把握不同尺度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进而对不同尺度的研究进行分类指导。基于人居环境学的分析,“人-空间”关系系统所涉及的空间尺度主要为从小到大的三个层次:社区、城镇、区域。社区是最基本的聚落单元,包括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城镇是社区的组合,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城市和镇,中等规模的人类聚落;区域是城镇的组合,城镇化地区乃至国家,大规模的人类聚落。从社区到区域,随着尺度的变化,感性与理性的程度或曰比例也在发生变化,“人-空间”关系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4.城乡规划的知识体系:哲学、科学与技术

科学转型使得一门学科特别是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要想建立过去经典自然科学那样的线形知识体系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刘小强,2011)。新的知识体系强调理论的发展是多角度全方位展开的,是围绕一个核心呈立体状展开的多元、开放、包容的体系。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就已经开始向立体化、综合化的方向演化。传统的物质形态规划不能适应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实践需求,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其所需要的政策和体制成为城乡规划的关注领域,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成为一种新的规划范型。尤其是在1960年代以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生态等学科思想的影响较大,通过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和城市政治等学科方向蓬勃发展(赵万民,赵民,毛其智等,2010)。时至今日,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邹兵,2005;黄鹭新等,2010)。

梳理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首先需要分析城乡规划的学科属性和理论属性(刘小强,2011)。从学科属性来看,城乡规划学科是一门相对偏“软”、“纯”度较低的,应用程度高、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同时由于研究对象的尺度效应和综合性,城乡规划学科是分野度较高、趋同度较低、研究领域非常广阔、集中程度相对较低的学科。从理论属性来看,(1)在“科学-人文”这一连续的认知谱系上,城乡规划既不属于完全的科学,也不属于完全的人文学科,它位于光谱的中间,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这种“二重性”决定了城乡规划学理论中“科学与人文”两种理论范式不可避免的永远存在,也决定了“实证与规范”两种研究方法的长期共存;(2)在“普遍-特殊”这一认知谱系上,城乡规划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适应面较广的规律性知识,但通过中外城市规划史的研究可以看到,城乡规划的多元性和本土根植性非常鲜明。事实上,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构建就面临着非常迫切的“中国化”、“本土化”问题,即一方面合理移植西方城乡规划理论体系中的合理成分解决中国本土问题,同时立足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实践构建根植于中国本土价值取向和人文传统的城乡规划理论。城乡规划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乃至地方化要求改变传统理论建构大一统的、跨越时空的知识体系观,形成真正服务于中国城镇化过程与城乡规划实践的知识体系;(3)“求真-求用”这一认知谱系上,城乡规划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应该更重视实用性,即根据实践的需要来构建实用的知识体系。城乡规划学科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真实性与实用性之间存在矛盾:理论知识越真实,所适用的面越广,就越抽象、模糊、笼统、简单,离具体的、复杂的城乡规划实践的距离就越远,其实用性就越低,成为“绝对正确的废话”;反之,理论越具有实用性,就越复杂、精确清晰,越具可操作性,覆盖面就越窄,理论的真实性就越低。因此,城乡规划学要发展与城乡规划实践紧密结合的实用性理论,发展出适应于中国特定时空环境下的地方性知识和在时性知识,而不是盲目追求大一统的客观真理

通过对城乡规划的学科属性和理论属性分析可以看到,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本土化知识形态,它的知识体系必定是多学科的高度综合集成(邹兵,2005),应当包含哲学、科学和技术三个方面或曰层次(孙施文,2007)。事实上,关于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已经在学科内部形成一定的共识,哲学、科学和技术三个层次从上世纪末开始在不同的研究中交错出现。典型如孙施文(1999)提出,城乡规划融汇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特点,并以社会实践作为其立身安命之根;陈前虎(2009)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分析认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内涵应包含城市科学与规划哲学两个层次,前者从认识论的角度探索社会规律,其基本功能在于整合信息、提供知识、促进相互合作,后者从改造论的视角探讨社会规范,其基本功能在于调控利益、维护公平、促进社会和谐;黄鹭新等(2010)认为,现代城市规划是由客观城市系统、城市规划理论与技术系统、主观城市系统三个结构要素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完整的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应包括理论城市规划、技术城市规划和应用城市规划三个层面;魏广君等(2011)认为,城市规划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美学的三结合, 是科学的艺术, 也是艺术的科学, 有着学科本身的三个王国。

哲学、科学和技术三个层次同时对应着城乡规划学科三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城乡规划哲学包括城乡规划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关注如何看待“人-空间”关系系统,即“应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世界观、价值观的讨论以及美学、艺术等都属于这一层次;城乡规划科学关注“人-空间”关系系统“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学科交叉最为广泛,包括城乡地理、城乡经济、城乡社会、城乡政治、城乡生态与环境、城乡历史、城乡管理等多个交叉学科;城乡规划技术关注“人-空间”关系系统如何改造即“怎么做”,包括涉及工程技术的多个方面,如建筑、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工程地质、道路交通、市政管线等。科学、哲学、技术虽为三个层次,却并不割裂而是相互关联(孙施文,2007),相互影响。典型例如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虽然来自于科学层次的人地关系研究,但业已转化为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并将在哲学和技术层面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周岚,于春,2011)。

表1:城乡规划研究的多元方法论

任务

方法论

认识世界

事实、规律: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空间的活动

人的活动

实证/结构功能

人文/诠释/解释

改造世界

目的、价值:解决“应是什么”的问题

思辨、规范

行动、解放:解决应当“怎么做”的问题

批判、对话、行动

5.城乡规划的研究方法:从实用主义到多元主义

城乡规划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与城乡规划知识体系的立体多元、开放包容决定了城乡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城乡规划的研究对象——“-空间”关系系统是主观的“人”与相对客观的“空间”的一系列复杂关系的集合,主观和客观的复合统一使得城乡规划既需要运用自然科学的经验实证和逻辑方法去研究,同时也需要以感性的、艺术的、体悟的或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并以富有激情、创新和想象的方式去构建更加理想的城乡人居环境。城乡规划哲学、科学和技术三个层次的知识体系,同样决定了城乡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因为在城乡规划的知识体系中,既包括认识“人-空间”关系系统的内容,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同时包括改造“人-空间”关系系统的内容,包括“应是什么”和“怎么做”。前者也即城乡规划的科学层次的方法论主要为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而后者也即城乡规划的哲学与技术层次,其方法论主要为思辨研究、规范分析、批判主义以及实用(行动)主义。基于对城乡规划学科研究对象与知识体系的分析,笔者认为结合哈贝马斯关于人类认识三种兴趣所建构的多元方法论(刘小强,2011)同样适用于城乡规划学的研究(见表1),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可以构成城乡规划研究的主要方法论。

当前中国城乡规划研究的方法论存在的两种倾向,即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倾向其实就是传统的科学化倾向,主张学科必须拥有唯一、独特的研究方法,而这种科学的方法就是实证主义的方法。实用主义倾向认为学科研究方法是任意不固定的,“什么都行”,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不可否认,实证主义倾向和实用主义倾向在寻找中国城乡规划研究方法论的过程中都扮演着积极的意义。实证主义倾向面对的是关于城乡规划“科学性”、“权威性”的质疑,而实用主义倾向则应对的是纷繁复杂、快速变化的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环境然而单一的坚持任一方法论的倾向对于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单一方法论无法涵盖城乡规划研究的所有方面,同时极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与脏水”一起倒掉或者一起留下的问题,因此必须确立一种多元主义的方法论,鼓励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融。事实上实证主义倾向虽然存在简单化弊病,但由于其科学化内涵对于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所以始终获得较多的鼓励和肯定。当前城乡规划学科关于方法论的批判主要针对实用主义,典型如段进(2005)指出没有内在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来把握规划理论和方法的运用,面对千变万化的城市问题,实用主义有用技术标准替代价值判断的倾向,这反映出中国规划界忙乱中的学科价值危机和责任感缺乏;杨保军(2010)也指出规划哲学可能需要能动的实用主义哲学,太理想化行不通,太实用主义又庸俗,规划师在坚守信仰的同时,更需要思考如何把理想和政治结合起来,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起来,把坚持原则和圆融变通结合起来。其实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都是城乡规划学科的主要方法论,关键在于城乡规划学必须建构一种有结构的多学科方法,基于城乡规划知识体系的哲学、科学与技术三个层次,发掘多种学科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进行跨学科的交流、整合,既反对方法论上的一元论,也反对任意论。

中国城乡规划研究的方法论要超越实用主义走向多元主义,必须在根植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实践是城乡规划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城乡规划学科最重要的特征(邹兵,2005)。根植实践要求中国的城乡规划研究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不断拓展规划研究领域,构筑开放、学习的体系。一方面积极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同时全面引入、综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人-空间”关系系统认知与改造方法。城乡规划的本土根植性非常鲜明,中国的城乡规划学科必须充分发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事实上,中国的人文气候、政治土壤与规划本身所带有的理想主义色彩、自上而下指导规范性质十分契合(杨保军,2010),所以可以挖掘、提炼的内容非常多。儒家经典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似乎就是对城乡规划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之外,建国60余年与改革开放30余年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同样是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研究发掘的宝库,对这些有益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吸收将为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中国化”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2:城乡规划学二级学科设置

第一版

第二版

建议版

二级

学科

区域发展与规划

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区域规划与管理

城乡规划与设计

城乡规划与设计

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

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社区规划设计与管理

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城乡发展历史与文化保护

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城乡规划技术

城乡规划技术

城乡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理论与哲学

注:1.“第一版”为赵万民、赵民、毛其智等代表专指委提出的二级学科设置方案,“第二版”为吴志强代表专指委提出的新的二级学科设置方案。

6.结语

城乡规划学科地位的提升在肯定规划价值的同时也赋予了规划人更大的责任,中国的城乡规划学科要成长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思考根植中国本土的开放的学科体系,“科学化”和“中国化”道路任重道远。基于现代科学发展转型的视角,论文从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建设进行系统的论述认为:(1)城乡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人-空间”关系系统,一个围绕“人-空间”关系的多尺度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系统中人与空间不可分割,“人-空间”关系不仅包含人与空间的关系,同时包含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2)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本土化知识形态,它的知识体系必定是多学科的高度综合集成,包含哲学、科学和技术三个层次;(3)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当是一种有结构的多学科方法,基于城乡规划知识体系的哲学、科学与技术三个层次,应当积极发掘多种学科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进行跨学科的交流、整合。

基于对城乡规划学科体系的论述,研究认为目前城乡规划二级学科的设置存在一定不足,建议可以从知识层次和空间尺度两个维度对二级学科的设置重新梳理。目前的二级学科设置,无论是第一版还是第二版基本都是对城乡规划学科既有发展态势的继承,然而在二级学科之间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清晰,比如规划管理的独立性及其与规划设计的关系问题,同时城乡规划理论缺乏非常明确的归属。根据城乡规划知识体系的哲学、科学和技术三个层次,以及“人-空间”关系系统的社区、城镇和区域三个尺度,建议将城乡规划二级学科设置为:区域规划与管理、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社区规划设计与管理、城乡发展历史与文化保护、城乡规划技术、城乡规划理论与哲学六个方向(见表2)。在这一新的设置中,规划设计和管理不再分割,规划理论与哲学明确独立,同时考虑到城乡发展历史与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设置。而乡村从社区角度理解是与城市社区同等重要的聚落单元,因此关于乡村的发展应当纳入社区规划设计与管理之中。

本刊主编:刘建新   凌天清

本刊编委:赵瑞一   喻歆植    

:关海长

通信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办公室

邮编400074  联系电话023-62789033  邮箱jzcg@cqjtu.edu.cn

关闭窗口


学院地址:www.b82.com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办公楼 邮政编码:400074 电话:023-62789033
Copyright 2015 www.b82.com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邮箱:jzcg@cqjtu.edu.cn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