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名称: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风险预警
创新团队负责人:官冬杰
创新团队秘书:张学儒
创新团队成员:林孝松、陈春、周伟、牟凤云、赵瑞一
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优化
(1)研究内容
n 针对山区城市高密度与人居环境的密切关系,积极开展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模拟和优化研究;
n 针对重庆市作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重庆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山区高密度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导向模式及其环境效益研究;
n 针对重庆城乡建筑向绿色节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化,推动重庆绿色乡土建筑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积极开展巴渝传统建筑智慧营造体系与生态技术优化。
(2)预期目标
n 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1-3项;
n 出版专著1部;
n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n 获得省部级奖励0-1项;
n 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被SCI、EI收录3篇以上;
n 培养研究生6人以上。
研究方向二:山区城市生态风险预警
(1) 研究内容
n 针对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生态保护的思路,积极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情景模拟和预警评价研究。
n 针对三峡库区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中被列入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三峡库区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与对策研究。
n 针对山区城市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的生态地位,积极开展山区高密度城市建设和山区城市生态风险预警可视化系统开发研究。
(2)预期目标
n 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1-3项;
n 出版专著1部;
n 研发国家发明专利1-2项;
n 发表学术论文30篇以上,被SCI、EI收录5篇以上;
n 培养研究生10人以上。
研究方向三:山区城市灾害环境遥感评估
(1) 研究内容
n 针对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开展基于遥感和GIS的“一带一路”重要城市空间吸引范围的变化研究—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n 针对复杂山地环境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将深入研究区域遥感信息提取的机理与优化模型,提高库区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可用性;
n 针对山区公路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环境信息数据库构建,开展山区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
(2)预期目标
n 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1-3项。
n 出版专著1部
n 研发国家发明专利1-3项
n 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被SCI、EI收录3篇以上。
n 培养研究生10人以上。
创新团队发展目标
(1)创新团队总体建设目标:按照学校对创新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与指导方针,经过五至十年的建设,将团队建设成为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处于一流地位、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学术气氛浓厚、图书资料完备、实验设备先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的研究团队和重要的合作平台,成为重庆市和西南地区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风险预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创新团队“十三五”期间建设目标:力争在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优化、山区城市生态风险预警、山区城市灾害环境遥感评估等3个核心研究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某些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篇,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0-30篇,出版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专著2-3部;力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力争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或科技进步奖1-2项,并且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科研骨干。
(3)创新团队建设的远景规划:坚持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实践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使该创新团队各研究方向的学术水平达到西南地区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成为西南地区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风险预警研究领域的一个高水平团队;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手段,吸引、造就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者,引进、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争取成为重庆市“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学术团队。